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草原生态 >

北京:密云水库封育保护几十年稀有树种首次现身

时间:2022-12-22 10:36:09 | 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密云水库封育保护几十年稀有树种首次现身

密云水库的水源涵养林中发现了稀有树种。经过数月的普查,近日,林业专家们在几百万株葱郁树木间,首次发现了复叶槭、白桦、白杜,这三个树种此前从未在这一地区发现。此外,杜梨、构树的数量也从几株扩大到了几百株。这意味着经过几十年的封育保护,水源涵养林的乡土树种进行了自然更新,生态环境更加稳定。

由于水库大多位于山区或盆地,周边径流较多。雨水会将周边的污染物冲刷到水库中,导致水质下降。所以,不少库区周围都会建设水源涵养林,利用密密匝匝的植物根系拦截泥沙、氮、磷等污染物,保水固土。

密云水库是北京人的大水缸。为保清水下山、净水入库,自1960年水库建成后,本市就不断扩大库周的林地种植面积,形成了水源涵养、防沙治沙、绿色通道三大林业生态带。经过几十年的涵养,原本人工种植的森林正在恢复原始自然环境。2003年,水库南岸水源重点保护区内的2.19万亩水源涵养林建成,不仅有高大的乔木,还有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净水功能更强大。

近日,林业管理所对水库南侧2.19万亩的水源涵养林开展了普查,摸清了水源涵养林的“家底”。经过鉴定,2.19万亩的水源涵养林中共生长着84科、179属、280种植物。其中乔木有70多种,大多是四季常青的油松、白皮松、侧柏,以及绚丽多彩的元宝枫、黄栌等。

在普查中,三种稀有乔木首次现身,它们分别是复叶槭、白桦和白杜,总共有6棵。

“白杜还有个好听的名儿,叫‘丝棉木’,又叫‘明开夜合’。它的叶子白天会自动张开,晚上则会慢慢卷曲。”负责此次普查的王国学说,今年9月,他们在一道山沟里发现了两株碗口粗的白杜。走近细看,树底下潮湿的泥土里,还有十几株白杜幼苗,已经破土而出。

更大的惊喜是发现了白桦树。据了解,枝干高耸挺拔、洁白光滑的白桦并不是北京平原的常见树种,它们生长在海拔400-4100米之间的山区,如怀柔喇叭沟门、延庆百里画廊等。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在密云水库涵养林中发现的两株白桦树,海拔却只有160米左右。

新发现的三个树种虽然并不名贵,但对于密云水库涵养林来说,却实实在在算得上罕见、稀有。从40多年前起,密云水库每隔5年就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水源林抽样普查,详细记录林木的种类和数量。但长长的树种名单上一下子就新添了三个名字,在历次水源林普查中还是头一回。

新树种落地生根,种子从何而来呢?北京林学会国际部部长陈峻崎介绍,随着林地封育保护,野生动物的数量越来越多。“比如鸟类,在高山区吃了白桦种子,再来到水源林排泄,就有可能把白桦种子散播到这儿。”

除了发现新树种之外,已有的杜梨、构树等乔木的数量也明显增加。五年前,林业管理所一共发现了5株杜梨,今年,这5株杜梨已经开枝散叶,形成了一小片树林,约有近百株。此外,柴胡、山丹、知母、苍术等可入药植物也在近几年变得更加常见,每次踏访水源林,工作人员都常常与它们打照面。

陈峻崎告诉记者,植物种类增加、数量增长,是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指标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封育保护,林地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运转良好的生态系统。所以,除了最初人工栽植的油松、侧柏等树种,新的乡土树种也能够正常生长、进行自然更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