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草原文化 >

上海:守护“最后的处女地”注重保护原生态湿地

时间:2022-12-02 18:36:11 | 来源:人民日报

上海:守护“最后的处女地”注重保护原生态湿地

九段沙湿地,水鸟在悠闲地觅食。九段沙管理署供图

从上海浦东三甲港基地码头出发,坐上摩托艇向东南疾驰。宽阔的江面上,摩托艇上下颠簸,人站在船里,艰难地保持平衡。半小时后,记者眼前出现了一片绿地,紧贴江面,“上海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个白底红字十分醒目。

距离繁华都市仅10多公里,在长江河口和东海交汇处,有一片完全原生态湿地——九段沙,被人称为“上海最后的处女地”。

上世纪60年代才露出水面,动植物的“世外桃源”

走在蜿蜒的木栈道上,两旁的芦苇高过头顶。偶尔眼前开阔了些,是尺把高的海三棱藨草,在阳光下娇羞挺立着。

旁边一片窸窸窣窣声,定睛一看,受惊的小螃蜞纷纷躲藏,芦苇下的滩涂上只剩下星罗棋布的小圆洞。走过漕沟,泥滩上,突然有两指长的“泥土”滑向水里,那是弹涂鱼,不细看根本分辨不出。

远远的,芦苇丛中两个白点,尚未走近,白点扇起了翅膀,腾空而起,飞远了。哦,是白鹭!视线还未收回,一只黑白相间的鹡鸰,以独有的波浪起伏的飞行姿态,从空中掠过。

这里,便是九段沙湿地。主人正是那些自由生长的动植物。

九段沙湿地具有宝贵的生态价值,由长江泥沙沉积而成,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露出水面,是长江南支河段中最年轻的“处女地”,也是国内惟一基本保持原始河口沙洲地貌及发育过程的重要地区。它处在海洋、河流、陆地三大生态系统相互作用中,是呈自然演替状态下的典型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对研究地球生物演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重大。

2000年,上海批准成立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2005年九段沙湿地成为上海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包括上沙、中沙、下沙、江亚南沙及附近的浅水水域,总面积420.2平方公里,差不多有整个浦东新区的1/3大,“四面环水,坐船绕岛一周要一天时间”,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署署长孙瑛介绍。

15年前,孙瑛第一次踏上地图都未标出的九段沙,眼前水草荡漾、鸥鹬掠空、鱼蟹群集,世外桃源一般,美得难以置信。

孙瑛被深深打动了,决心尽全力保护好这片“处女地”。

15年“素面朝天”,保持湿地自然状态

“保护九段沙,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孙瑛告诉记者。对这个保护区,整个团队的行为都十分克制。管理署成立15年来,九段沙依然“素面朝天”,天然去雕饰。

记者此次踏上的上沙,仅有非常简易的小码头。

窗口处,一个望远镜扫视半空,守护员在观察鸟情。“我们通常两个人值班,要待上一周。”祁鸿友已在岛上守护了10年,“刚开始睡的是地铺,喝的是明矾沉淀净化后的海水,没有电,晚上只能早睡觉。”还好,现在有了宿舍,码头引桥上装了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装置,能看看电视、听听收音机了。

旁边一栋三层小建筑,是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及雁鸭类环志工作站。每层只一间小房,一张简陋的环志工作台。这是整个九段沙岛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几乎不影响全岛的自然状态。

“九段沙不仅是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还是长江江海洄游性动物的必经通道,以及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点”,孙瑛说,“湿地具有支持维护湿地特有的动植物特别是水禽栖息地的重要功能,更能调节水和养分的循环、蓄洪防涝、净化水质等,因此,保持九段沙的自然状态至关重要。”

正是严格的保护,九段沙湿地动植物种类及实有量持续增加。

截至2014年底,保护区内有藻类植物139种,海三棱藨草、芦苇等高等植物52种,昆虫392种,大型底栖动物113种。另外,鱼类有135种,包括中华鲟、胭脂鱼等5种国家级保护鱼类;鸟类205种,包括东方白鹳、白头鹤、遗鸥3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以及小天鹅等21种二级保护鸟类。

执法管理、科学保护,功夫在诗外

对九段沙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署做的是“诗外功夫”。

管理署建立之初,孙瑛和同事们发现保护区内人为破坏动植物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自2001年起,管理署会同相关部门组成了管理办法起草小组,经过20余次专题研讨,十易其稿,《上海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问世,2003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同时,管理署也开始有序展开执法管理活动。

张泰,管理署招进的第一批大学生之一,至今还记得在执法科工作时,和伙伴凌晨埋伏在潮沟里,顶着严冬的冰雨和凛冽北风,终在清晨6点多将偷猎者人赃俱获。至去年底,九段沙管理署组织执法行动200余次,有效制止了破坏岛内及周边水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现象。

同时,孙瑛还积极探索“以科研为引领,促内涵全面发展”的保护发展之路,带领团队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业管理部门的专业和智力资源,摸清了九段沙的“家底”,并在开展水文、气象、悬沙量、水质盐度等监测的基础上,主导建立了以地质地貌、植被、昆虫、底栖动物、鱼类、鸟类等六大日常监测体系,建立了基础监测年报发布机制。

从九段沙坐船回到三甲港,走进九段沙基地大院。踏入正中的九段沙湿地生态展示馆,江豚、中华鲟等标本迎面而来,一直望去,鸟类、鱼类、植物等,呈现出九段沙的生物多样性。“我们运用高科技手段,突破传统的‘标本+图片’的展示模式,就是为了市民可以‘零距离’亲近九段沙、爱上九段沙。”孙瑛说,“我们希望走出一条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的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