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森林资源 >

西藏:规划“两江四河”造林绿化工程 总投资300亿元

时间:2022-11-13 16:36:07 |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西藏:规划“两江四河”造林绿化工程 总投资300亿元

西藏美好风光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6日发表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实践》白皮书称,西藏是全世界唯一没有受过污染的净地。

“我们拥有最湛蓝的天、最洁白的云、最原始的山、最清澈的水、最灿烂的阳光、最明媚的月光、最清新的空气。”白皮书发布会上,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多吉次珠对记者说。

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和第三极的核心,是中国乃至南亚、东南亚的重要“江河源”和“生态源”,被称为“亚洲水塔”。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怒江等亚洲著名河流均发源或流经西藏。

多吉次珠介绍,西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目前,西藏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47处,总面积41.2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35%。建立了生态功能保护区22个(国家级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森林公园9个、国家湿地公园10个、地质公园4个(国家级3个)。

2014年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西藏人均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天然林蓄积、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重点公益林面积5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记者了解到,西藏正在规划编制总投资300亿元的“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这一工程涵盖了全区七地市主要江河流域适宜造林的地块,对于提高这些流域的水源涵养、防风固沙、水土保持能力以及建设美丽西藏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将起到积极作用。

西藏生产总值由1965年的3.27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920.8亿元,增长281倍,连续2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速高达12.4%。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01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359元,年均增长10%以上。

当前的西藏,以公路、铁路、航空、管道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以水电为主,地热、风能、太阳能等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全面建设。

但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外界也开始担心西藏生态环境是否会受到破坏。在6日的发布会上,多吉次珠表示,西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中央和西藏自治区高度重视西藏的环境保护工作,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底线、红线、高压线。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来,制定了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对西藏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通过这么多年的共同努力,我们现在可以骄傲地说,西藏是全世界唯一没有受过污染的净地。”

监测数据显示,西藏森林覆盖率由2002年的12.37%增至目前的14.01%,10余年间森林面积增加了195万公顷,相当于1.95万平方公里;西藏建成各类保护区47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41.3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3.9%,居全国之首;森林覆盖率达11.91%,活林木总蓄积量居全国首位;各类湿地面积600多万公顷,居全国首位;12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得到很好保护。拉萨市环境空气优良率平均保持在99%以上,林芝市所在地八一镇则达到了100%。

目前,西藏全区各类沙化土地面积为2161.86万公顷,约占西藏土地面积的18%,同此前2004年监测相比减少6.57万公顷;自西藏启动实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以来,仅“十二五”期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0平方公里;目前,西藏的野生动物保护总体处于全面保护,恢复性增长明显态势,以羌唐国家级自然保护范围为例,藏羚羊由建立保护区初期的4万只左右增加至现在的15万只左右,野牦牛、藏野驴数量也都成倍增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介绍,经过100多名国内外专家近两年的共同努力完成《西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报告,从气候、水体、生态系统、陆表环境、人类活动影响和灾害风险等六个方面26项指标,综合评估了西藏高原从过去2000年到未来100年的环境变化。报告认为,西藏高原生态系统总体趋好,环境质量呈现逐步改善的趋势,是全球最洁净的地区之一。

2014年西藏自治区环境公报也显示:去年西藏首府拉萨市收获356个“蓝天”,空气优良率达97.54%,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