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草原文化 >

北京:房山造林 “种钱”不“烧钱”

时间:2022-09-16 18:36:05 |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北京:房山造林 “种钱”不“烧钱”

本市“平原造林”工程推进已近3年,如今已经初见成效。记者从房山区了解到,平原造林所衍生出来的各项新产业已经成为房山经济的一大增长点,造林工程已经不再是“烧钱买绿”,而是“增长靠绿”。

山民收入年增千元

2012年,北京决定实施平原地区百万亩大造林,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新增百万亩林地,增加平原绿量和生态环境容量,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而作为北京传统的“风沙源”之一,房山自然是造林工程的重中之重。房山区有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至2014年,房山共完成平原造林13.9万亩,栽植各类苗木590万株,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不仅大大降低了冬春季节因土地裸露形成的沙尘天气,还使得水土流失状况得到了有效遏制,区域水源涵养能力明显提高。

在平原造林工程的带动下,房山区林业总产值从2008年的1.7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2.2亿元,增加了7.2倍。同期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则由10073元增加到15197元,年均增长1025元。山区实现新增绿岗就业4145个。

林下药材成“增长点”

“林下经济”是房山区平原造林工程的一大特色,林下种植的经济与药用作物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一大“绿色增长点”。

石楼镇副镇长隗功晋介绍,在平原造林开始之前,这些土地每年产生的收益也就在每亩千元左右,而现在改造成了林地,光土地流转费用就有1500元。林地之所以能“赚钱”,靠的就是在林下种植药材。本地农民组织建立的北京草根堂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可以免费使用树下的土地,种植各类药材,条件就是负责林木的养护。本地村民则有不少都变成了合作社的护林员,以养护自家土地上的林木为业。

隗功晋表示,当地的景观生态林正在逐步被打造成开放式的森林公园,各种植被既有经济价值,又有观赏价值。比如林间种植的药材天南星,保守估计每亩经济收入能有8000元左右,被城里人误认为薰衣草的丹参每亩产值也有3000元,林区的菊花既可以做成菊花茶,每年多数时间又都是一道风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