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科教 >

安徽:合肥城北将现“百公里公园”

时间:2022-07-29 09:36:06 | 来源:江淮晨报

安徽:合肥城北将现“百公里公园”

每年3月,合肥市三十岗桃花节开幕时热闹非凡。可因为大量私家车的涌入,不少自驾游客却容易被堵在路上。这一窘境,以后有望得到缓解。1月11日,合肥市规划局对外发布了《滁河干渠生态休闲风光带概念规划》,将在风光带内打造七大景观分区,近期还将在三十岗增加一条东西向主要道路。

拟打造百公里生态休闲风光带

滁河干渠位于江淮分水岭以南、合肥主城区以北,从西向东,总长度约为103公里,依次贯穿蜀山区、庐阳区、长丰县、新站区和肥东县。始建于1958年,1971年全线通水。

滁河干渠与淠史杭大潜山总干渠、驷马山引江西输工程共同构成沟通大别山与长江之间的一条重要通道。2014年上半年,合肥市启动规划,拟在滁河干渠打造一条约324平方公里生态休闲风光带。

28处开放空间让市民亲近自然

滁河干渠目前的景观环境优越,但水岸整体景观风貌、田园作物类型、林地树种略显单一,缺少色相变化。为此,本次概念规划当中,将重点营造自然滨水、广袤田野、多彩林地、田园人家、生态湿地、野趣绿道六大特色景观。

强化色叶树种、本土树种和地被植物的搭配,营造四季有景的绿化空间。按照规划,原则上,滁河干渠沿线50米内种植色叶风景林,50米之外种植一般林木。在合理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设置28处开放空间。

合肥市规划局相关人士介绍,通过增设观景桥、木栈道规划亲水开放空间10处;自然农田开放空间4处,让人们置身于田野之中。

另外,生态林地开放空间4处,增设绿道、观景台,形成野趣的林地开放空间;郊野绿地开放空间8处,增设观景塔、绿道等设施,让游客感受开敞的郊野绿地空间;城市公共开放空间2处,增设人们生活所需的公共活动设施,以城市公园形态,让人们感受滁河之美。

未来去三十岗看桃花或将不会拥堵

三十岗的桃花节,这几年已经成为合肥旅游的一大名片。可桃花虽美,看桃花的心情却有些堵。2014年,三十岗桃花节开幕当天,就让不少市民堵了很久。

据介绍,近期增加一条东西向主要道路——崔汪路;严控机动车通行范围,设置出入口与停车场、换乘自行车或景区电瓶车。未来,市民开车再去三十岗看桃花,可以轻松一些了。

空间布局

三大重点景观片区让您流连忘返

根据景观风貌上的差异,滁河干渠生态休闲风光带将打造七大景观分区。其中,三大重点片区为,“世外桃源”生态休闲区;“慢调生活”田园体验区和“古今交融”文化荟萃区。另外,还有“低碳生活”综合服务区;“湖光桑田”生态观光区;“挑战自我”户外拓展区;“活力无限”康体运动区。

片区1

抵达路线:市区-长江西路-047县道-村村通

这一片区位于滁河干渠上游,水源保护必须放在首位。未来重点丰富区域内的植物类型,力求与现状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开敞水面、滨水湿地、生态密林、乡土农田、彩林秋色等景观类型,将给市民呈现最自然的户外美景。

将围绕新民坝打造核心景点,营造绿野幽境。增加绿道与服务驿站,营造滨水骑行空间;增加亲水植物与乡土乔木,营造多样化的生物栖息地。

片区2

抵达路线:市区-合淮路-三国城路(或杨岗路)、市区-长江西路-科学院路

相比世外桃源片区,这一片区的景观类型将更为丰富立体,可以让你在不同季节在此感受大自然的情趣,艺术农庄内将让市民体验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果树采摘的乐趣,不正是都市生活一族们期待的么?

未来,这一片区将围绕三十岗打造一个田园水湾。在这个核心景点内,市民可以与亲水水生植被为伴,感受田园景观与郊野绿道有机结合。

片区3

抵达线路:市区-蒙城北路-万安路-村村通(干渠堤顶路不建议通机动车)

这一片区除了依靠自然美景之外,将主要联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集中展示淠史杭文化、地方民俗文化与现代创意文化。

该片区重点围绕大官塘水库,打造一个核心景点,名为大官塘怀古叠水。梳理大坝下杂乱植被,补种耐旱的亲水植物;两侧增加绿道,丰富沿岸道路植物群落;展示不同水位的生态郊野景观。

区域交通

打造区域路网条条道路通“分区”

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了解到,目前,规划区与合肥市主城区的联系主要通过蒙城北路、阜阳北路、新蚌埠路、合淮路等,这些道路集中在双墩、新站区和岗集等地。而本次规划中,将打造区域路网,以便市民从各个方向便捷地到达七大分区中的任何一区。

增3条旅游公交线路

目前,从主城区可到达规划区内的公交线路集中在三十岗乡、岗集镇、北城和三十头。而以后,将鼓励市民来游玩时,优先采用普通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到达,尤其在节假日人流出现高峰的时段。

为方便市民,本次规划还建议相关部门,增加可到达新民坝、大官塘和众兴水库的旅游公交。值得期待的是,这里未来还有可能通上地铁,通过轨道交通10号,市民可达北城和三十头。

在干渠坝下,利用现状道路,规划东西向通道,满足机动车东西向通行要求。另外,设置32处旅游区出入口和32处公共停车场,实现机动车与自行车、景区电瓶车的换乘。在规划区内,推荐绿道作为主要交通方式,实现绿道优先。

90公里绿道可体验骑行乐趣

充分利用现状道路改造,近期规划绿道90公里,远期绿道382公里,纳入区域绿道网络。以堤顶路为轴,形成49处绿道微循环,将游客向滁河干渠两侧广大腹地分散。

据了解,这些绿道微循环的长度基本在3.5~35公里之间;未来市民在上面骑自行车,速度将不能超过15公里每小时。

另外,规划区内将结合水管用房、村庄规划绿道服务驿站35处,可以让市民来休闲的同时,有地方吃饭、休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