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原网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科教 >

成都:打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组合拳”

时间:2022-06-30 08:36:11 | 来源:成都日报

成都:打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组合拳”

中国最宜居的城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今年以来,“宜居城市”成都,频频吸引关注目光。

近年来,成都坚持实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用一个个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用自然和生态绘就广大市民心中的“美丽成都”。

寻变:绿地绕城郭不出城亲近大自然

“每个周末去白鹭湾一次,已成为我们家的习惯……”11月9日晚6点,市民陈露更新了微信朋友圈,上传的图片中,3岁的儿子穿着雨衣,在绿意环绕的湿地中快乐地骑行。

白鹭湾生态湿地、锦城湖公园……成都市区周边的环城生态区,已成为市民休闲游玩、参加科普活动的最佳去处。

市民之变:周末寻绿开车只需10多分钟

周末去哪里玩?从儿子学会走路后,这个问题就困扰着陈露,“难就难在既能亲密接触大自然,又离家不太远的地方太少了。”去年5月,白鹭湾生态湿地一期建成后,这个问题不再难,只需开车10多分钟,一家人就可郊游“野外”。

白鹭齐飞花海、游人徜徉湖畔……走进白鹭湾生态湿地,看见的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中尽是花草的芳香。这里是都市近郊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生态园地,这里还有200余种植物,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生物多样性的博物馆”。

这座集生态、观光、科普等功能于一身的湿地公园,只是成都市湖泊水系建设工程其中之一。

和白鹭湾生态湿地同时建成开放的,还有位于城南的锦城湖。如果从空中俯瞰,在元华路和绕城高速相交的4个角,各点缀着一片碧蓝色的湖泊。虽然4个湖泊被道路隔开,但各湖区之间其实有暗渠、水沟相连,四湖一体,构成了锦城湖。

如今,走在锦城湖畔,盈盈的湖水清可见底,水草摇曳,环湖道路上尽是休闲、锻炼的市民—一幅“城市绿色客厅”的画面生动呈现。

白鹭湾生态湿地、锦城湖、锦江滨河公园一期,都是点缀在成都环城生态区上的“明珠”,它们将与其他正在建设中的湖泊、湿地一起构成“蓉城之肾”,承载起大气和水环境改善的重要生态功能。

城市之变:刚性制度留住城市生态空间

今年6月以来,不少市民发现,家门口的绿地边上立起了一块“生态用地边界”界碑。这样的生态红线界标陆续在环城生态区“落户”,以生态红线的实体形象存在,告知广大市民“在这里面的是生态用地,不能被侵占、被蚕食。”

在生态用地上立界碑,是《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的明确要求。为了给城市发展留下生态隔离区,我市将城区周边的133余平方公里确定为环城生态区,并划定了生态红线,制定了“保护条例”,以留住城市的生态空间。环城生态区的生态用地犬牙交错地和周边区域咬合,立下生态用地界碑,可以更好地警示和保护这些地块。

规划、法律,这一系列的刚性制度,让城市周边的这块巨型、环状的生态用地被保护了起来,并在其中广泛植绿、增绿,成为了中心城区的天然绿肺。仅今年1—7月,就增绿4576亩,植树98.78万棵,建成11.3公里绿道。

同时,我市按照“保护自然、体现自然、整理自然、移植自然、提升自然、体验自然”的理念,优化环城生态区的田园布局,提升打造农田景观。龙泉驿、新都、成华等东部浅丘区,修缮堰塘水渠,种植玉米等耐旱作物,再加上果树、蔬菜,错落有致的梯田景观已经呈现;金牛、温江、青羊、双流等西部平原区,按照经济与景观兼顾的思路,疏通恢复淤塞荒废多年的农田灌渠设施、梳理田埂肌理、保护林盘、编制四季作物轮种方案,打造规模成片的大地农田景观,农田景观次第恢复……

一个生态、自然、多样性的生态绿地,正环绕着这座城市。

1234下一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